民宿酒店在运营中的15条商业规范知识

1、民宿酒店要形成品牌影响,一定要细分市场,做一部分人的生意。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你。

2、民宿酒店与品牌民宿酒店是不同的。普通民宿酒店拥有的属性一般是:地域、睡眠、个性化,更多呈现形式是单店或区域小连锁;品牌民宿除了包括普通民宿的属性以外,其他属性会拥有自己的体系,比如运营标准,服务标准,睡眠标准,餐饮标准、安 全标准等等,由于资本实力更为雄厚,更容易出现全国布局的大品牌。

3、民宿酒店的运营一开始就应该做+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可能是市场模块,也可能是资本模块,不跟互联网沾边的民宿酒店运营一定没有前途。

4、从长远看,高价 格、高品质的民宿酒店品牌,比低价品牌更容易成事儿,如果阶段性地战略是为了占有市场,那么将来同样面临品牌升级的问题。

5、如果售卖情怀,那么运营者自己首先应有情怀;如果售卖风格,那么运营者自己首先应有风格;如果售卖气质,那么运营者自己首先应有气质。这对运营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如此,难以成为高逼 格的民宿品牌。

6、传统酒店的PMS和会员体系,对于连锁型的民宿酒店同样适用。

7、既然物业形态可以创新,那么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酒店功能与服务同样具有创新空间。

8、传统酒店运营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要防止成为思维上的桎梏。这是一个新事物,理应具有新事物快速变化的特质,用条条框框去判断做法与取舍,会失去民宿生存的基础。

9、商业布局可以快,产品打磨快不了。民宿酒店产品的用心程度直接关系运营效果。

10、民宿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地域优势,也不是标准化的产品、服务优势,而是与客群需求的深 度契合,契合越深,竞争力越容易超越同行。

11、原生 态和艺术感不是不好,但民宿酒店的装修风格必 须与地域文化相协调、相融 合,突兀的设计装修带来的违和感会直击客人内心。生搬硬套的产品设计与配套,不仅无法讨好客人,还会大煞风景。


12、民宿酒店对客群的需求研究要求,要高于传统酒店。选择 民宿入住的客人 大多具有较强的生活情趣及审美能力,对产品、服务细节其敏 感。你好,他会不吝口舌地帮你在圈子内传播,你不好,他会放大传播。

13、民宿酒店的品牌传播,不能一昧依赖硬广。客人的体验和口碑才是根本,通过圈子套圈子的方式进行传播,是具有病 毒效应的,所以如果条件容许,如何与客人互动甚至是入住前、入住中,入住后的持续互动,非常重要。

14、民宿酒店运营方与客人需要更友善的沟通,记住,是友善。漠视客人的诉求、拿客人当低能儿或者冤大头,坐地起价欺诈客人等等行径都会为自己的民宿酒店经营带来灭顶之灾。

15、在资本进入这个市场宣誓情怀以后,小的单店民宿酒店联盟一定会自发出现。